服务项目service

击剑小将姜鑫瑞,比赛让我更加自信 场上只能靠自己

2025-09-28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在刚刚结束的全国青少年击剑锦标赛U14组佩剑个人赛中,一位来自江苏的小选手吸引了全场目光,年仅13岁的姜鑫瑞以凌厉的攻势和沉稳的心态,连续击败多名强手,最终摘得银牌,这位腼腆的少年赛后接受采访时表示:“每次比赛都让我变得更加自信,站在剑道上,我明白只能依靠自己。”

从羞涩到自信的蜕变

姜鑫瑞与击剑的缘分始于四年前,当时9岁的他在学校课外活动体验课上第一次拿起佩剑,就对此产生了浓厚兴趣。“最开始只是觉得剑很帅,但后来真正爱上了这项运动。”姜瑞鑫回忆道。

起初,姜鑫瑞是个内向甚至有些羞涩的男孩,他的启蒙教练李俊峰告诉记者:“鑫瑞刚开始训练时甚至不敢大声喊叫,比赛中缺乏自信,经常在领先情况下被对手翻盘。”

这种情况在持续的训练和比赛中逐渐改变,通过一次次站上剑道,姜鑫瑞不仅技术日益精进,性格也变得更加开朗自信。“击剑教会我如何面对压力,如何独立思考解决问题。”姜鑫瑞说这话时,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。

“场上只能靠自己”

当被问及比赛中最深刻的体会时,姜鑫瑞毫不犹豫地回答:“场上只能靠自己。”这句话出自一个13岁少年之口,令人感到惊讶又钦佩。

在本次锦标赛半决赛中,姜鑫瑞遭遇了去年冠军得主刘浩宇,比赛一度陷入胶着,双方比分交替上升,在关键的第14剑时,姜鑫瑞突然改变战术,以一记漂亮的进攻击中对手有效部位,锁定胜局。

“那一刻我没有想太多,只是根据场上情况做出了判断。”姜鑫瑞描述比赛关键时刻时说道,“击剑是个人项目,站在剑道上,所有决定都必须自己做出,所有压力都必须自己承担,这种独立性让我成长很多。”

技术与心智的双重磨炼

击剑运动不仅要求运动员具备出色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,更需要极强的心理素质,姜鑫瑞的现任教练张伟表示:“佩剑比赛节奏快,变化多,需要选手在瞬间做出正确判断,鑫瑞最大的进步不仅在于技术的提升,更在于比赛阅读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的增强。”

每天放学后,姜鑫瑞都要进行至少三小时的训练,周末更是全天候投入击剑训练中,这样的日程对于一名初中生来说并不轻松,但他从未抱怨。“我喜欢击剑,所以不觉得辛苦,每次掌握一个新技巧或者战胜一个强敌,都让我非常有成就感。”

文化学习同样重要,姜鑫瑞的母亲告诉记者,虽然训练占用大量时间,但家人一直要求他不能放松学习。“击剑培养了他的专注力和时间管理能力,这些也对学习有帮助,他的成绩一直在班级名列前茅。”

未来的梦想与规划

获得全国亚军后,姜鑫瑞并没有满足于此。“这只是开始,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”他告诉记者,自己的短期目标是入选国家少年队,长远梦想是代表中国参加国际大赛。

中国击剑协会青少年培训部主任赵建国看好姜鑫瑞的发展潜力:“这名小选手技术全面,战术意识好,更重要的是有着超越年龄的心理素质,如果能够保持现在的进步速度,未来可期。”

姜鑫瑞的成功也带动了身边同学对击剑运动的兴趣,他所在学校的体育老师表示,近年来选择击剑社团的学生明显增加,很多学生都表示是受到姜鑫瑞的影响。

击剑运动的育人价值

击剑作为一项古老而又现代的运动,不仅能够锻炼身体素质,更能够培养青少年的意志品质和独立思考能力,专家指出,像姜鑫瑞这样通过击剑运动获得全面成长的案例,很好地体现了体育教育的价值。

击剑小将姜鑫瑞,比赛让我更加自信 场上只能靠自己

“击剑教会我尊重对手,尊重规则,无论输赢都要保持风度。”姜鑫瑞说这些话时展现出的成熟,让人忘记他仅是个13岁的少年。

随着2025年全运会临近,各地对击剑运动的投入和支持不断加大,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开始接触并喜欢上这项被称为“格斗中的芭蕾”的运动,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像姜鑫瑞这样的少年才俊在剑道上绽放光彩。

对于同样热爱击剑的青少年,姜鑫瑞给出了自己的建议:“不要害怕失败,每次比赛都是学习的机会,相信自己,坚持努力,每个人都能在击剑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闪光时刻。”

击剑小将姜鑫瑞,比赛让我更加自信 场上只能靠自己

站在剑道上的姜鑫瑞,目光坚定,身姿挺拔,他从一个羞涩男孩成长为自信少年的故事,正是体育育人价值的最佳诠释,这位击剑小将将继续在赛场上追逐梦想,用实际行动证明:比赛让我更加自信,场上只能靠自己。

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