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news

独家专访,旅法剑客费若秋的哥大求学路

2025-09-26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古朴的图书馆一角,我们见到了刚结束晨训的费若秋,这位22岁的中国击剑运动员身着哥伦比亚大学校服,手边放着还未合上的运动生理学教材,与三年前在赛场上那个身着白色击剑服、手持花剑的凌厉身影形成了奇妙的重叠。

"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在运动生涯上升期选择暂别赛场,"费若秋微笑着将一杯美式咖啡推向桌对面,"但我认为这不是暂别,而是为了更好地回归。"

独家专访,旅法剑客费若秋的哥大求学路

从法兰西到曼哈顿:一个不寻常的选择

2024年夏季,当费若秋在法国全国锦标赛获得花剑个人赛季军后,体育圈普遍预测这位新星将全力备战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,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,三个月后,费若秋出现在了哥伦比亚大学秋季入学典礼上。

"竞技体育需要的不只是体能和技术,"费若秋解释道,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划着击剑动作的轨迹,"在法国的三年训练让我明白,最高水平的较量往往发生在头脑中,哥大运动医学和心理学课程正是我现在最需要的。"

这位年轻运动员的选择并非一时冲动,在法国训练期间,她就已经通过线上课程完成了哥伦比亚大学预科学习,雅思取得7.5分的好成绩。"语言是第一个需要攻克的堡垒,"她回忆道,"每天训练后,我都要花两小时学习英语,有时候累得对着课本打瞌睡。"

象牙塔中的剑客:平衡学术与训练

哥伦比亚大学为费若秋提供了高水平的学术环境,但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。

"第一个学期是最艰难的,"她坦诚道,"每周15门课程加上20小时的训练,让我几乎没有任何社交时间,教授们不会因为你是运动员就降低要求,相反,他们期望更高。"

费若秋的日常从清晨5点开始:一小时的体能训练,然后赶赴8点的课程,下午是技术训练和战术研究,晚上则沉浸在书海中,她特别展示了手机上的时间管理应用,上面密密麻麻地排布着各种颜色标记的计划。

独家专访,旅法剑客费若秋的哥大求学路

"这是我从法国教练那里学到的——精确到每分钟的计划性,"她说,"但学术训练给我的最大收获是学会了更高效的学习方法,运动科学教授教我如何将生物力学知识应用到动作优化中,这使我的训练效率提高了30%。"

哥伦比亚大学击剑队主教练罗伯特·史密斯对这位新成员赞不绝口:"费若秋带来了职业运动员的严谨态度,她正在将学术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,上周训练中,她用数学模型分析了对手的攻击角度分布,让我们所有人都大吃一惊。"

文化碰撞:东方智慧与西方理念的融合

成长于中国,训练于法国,求学于美国——三种文化在费若秋身上形成了独特融合。

"中国教练教会我纪律和坚持,法国教练培养了我的战术创造力和艺术感,而现在美国教育正在赋予我科学分析和创新思维的能力,"费若秋比较道,"每种文化对击剑运动都有不同理解,这就像拥有了三套不同的武器库。"

她特别提到一个有趣发现:"在法国,我们强调'感觉'和'直觉';在美国,一切都需要数据支持,最初我有些不适应,但现在我发现两者结合会产生奇妙的效果。"

费若秋的跨文化背景使她成为团队中的特殊桥梁,她正在协助哥大击剑队建立一套融合欧亚训练方法的全新体系,其中包括中国的心理训练技巧、法国的战术创新和美国的运动科学分析。

"体育是全球语言,但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方言,"她比喻道,"我的目标是成为这些方言的翻译者。"

未来规划:体育与学术的双重追求

尽管学业繁忙,费若秋并未放弃击剑梦想,她仍然保持每天三小时的训练量,周末还会增加额外训练时间,哥伦比亚大学为她提供了先进的动作捕捉实验室和运动科学支持,使她的训练更加科学化。

"我正在与工程学院合作开发一款击剑运动监测设备,"费若秋兴奋地透露,"它能够实时记录运动员的动作数据,通过人工智能提供即时反馈,这可能是改变击剑训练方式的创新。"

对于2028年奥运会,她表现出了谨慎的乐观:"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,我将在2026年重返全职训练,现在的学习是为了那时能够更加智能化地训练和比赛,现代运动员需要既是实践者又是科学家。"

费若秋的长期目标更加宏大:"我希望未来能建立一座连接中国与世界的击剑学院,将最好的训练方法、科学研究和文化理解融合起来,体育教育不应该有国界。"

超越赛场的价值

在采访即将结束时,费若秋看了一眼手表——她还需要赶赴下一堂神经科学课程,当我们问及这段求学经历的最大收获时,她沉思片刻。

"击剑教会我如何取胜,但学术教会我为何取胜,每次站在赛场上,我不再只是为奖牌而战,而是为展示这项运动的美丽与智慧而战,哥大让我明白,真正的冠军不仅是赢得比赛的人,更是能够推动整个运动向前发展的人。"

随着体育科学日益发展,运动员的成长路径正在变得多元化,费若秋的哥大求学路或许代表着新一代运动员的选择——不再局限于训练场上的反复磨练,而是通过学术深造获得竞争优势。

离开哥大校园时,夕阳正洒在图书馆的穹顶上,费若秋背着装满书本和击剑装备的双肩包,匆匆走向实验室,在她身上,我们看到了现代运动员的新形象——既是赛场上的竞争者,也是知识领域的探索者。

这条与众不同的道路或许不会平坦,但正如费若秋自己所说:"最精彩的比赛往往来自最非常规的战术,我的哥大求学路就是我的'出其不意'之举,结果如何,让我们拭目以待。"

搜索